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天下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 候补代表107人, 代表天下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海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爆发了一系列深刻的转变。天下人民在党的向导下,建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天下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刷新,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在中国建设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妄想的许多主要指标已有确实掌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增强执政党的建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蹊径,制订党在新形势下的蹊径、目的、政策,中共中央决议召开第八次天下代表大会。
大会正式召开之前,党曾在多方面为大会的顺遂召开做了准备。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聚会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蹊径提出了许多主要的头脑原则,从头脑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主要的准备。同年8月30日至9月12日,在北京举行了八大准备聚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增强党的团结,继续党的古板》的讲话,指出八大召开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履历,团结全党,团结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斗争。招呼全党要继续优良古板,阻挡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权要主义。
在大会上,毛泽东致了《开幕词》,刘少奇作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天下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生长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妄想的建议的报告》。会上,朱德、陈云、董必武等作了主要讲话。
大会完全一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蹊径是准确的,同时准确地剖析了社会主义刷新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海内主要矛盾的转变,确定把党的事情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刷新基本完成以后,海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关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伍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关于经济文化迅速生长的需要同目今经济文化不可知足人民需要的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设的情形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伍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步伐是生长社会生产力,实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事情重点必需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议。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妄想实验履历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守旧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目的。
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在理论上有不完全准确的地方,由于这个提法没有周全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设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生长相顺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生长又是相矛盾的。可是上述提法的着眼点,在于把中国生产力生长还很落伍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刷新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形下,国家的主要使命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掩护和生长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生长生产力。这个着眼点,历史证实是准确的。
这是大会主席台(资料照片)。
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 《关于生长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妄想(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
这是1956年9月27日,大会胜利终结,毛泽东步出会场时,受到大会代表和事情职员们的热烈接待(资料照片)。
大会选举爆发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97人,候补中央委员73人。同时,凭证党的事业生长的需要,八大决议中央委员会增设副主席和常委,中央书记处增设总书记和候补书记,并增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书记、副书记。
八大制订的党的蹊径是准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目的和设想是富于创立精神的。虽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头脑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看法和目的还不可能牢靠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验,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验,很快又爆发重复。可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蹊径的探索,事实取得了起源效果,历史证实这些效果关于党的事业的生长有久远的主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