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最先走上了自力向导中国革命的蹊径。在关于中国社会性子以及革命性子、工具、动力、前途等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上,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天下代表大会认真加以解决。由于海内其时正处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难找到一个清静的开会所在,加上1928年春夏间将相继在莫斯科召开红色职工第四次大会、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大会,思量到届时中国共产党都将派代表出席这几个大会,并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够获得共产国际的实时指导,遂决议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莫斯科近郊中共六大聚会会址
1928年3月,共产国际来电赞成中共六大在苏联境内召开。4月2日,中共中央暂时政治局常委会开会研究召开六大的问题,决议李维汉、任弼时留守,认真中央一样平常事情,邓小平为留守中央秘书长。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向导人和100多位加入六大的代表相继分批神秘前往莫斯科。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天下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神秘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爆发了职工运动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由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六大选举爆发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常委会候补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聚会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党的六大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聚会。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履历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保存严重争论的基础问题,作出了基本准确的回覆。它集中解决了其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子和革命性子问题上,指泛起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子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使命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蹊径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事情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辛的群众事情,积贮力量。这两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头脑,对战胜党内保存的“左”倾情绪,实现事情的转变,起了起劲的作用。
由于历史生长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仇人、党的事情重心等问题熟悉缺乏,但这仍然不可掩饰党的六大自己主要方面和蹊径的准确性。